台灣文學館於2023年6月21日至2024年3月24日推出「文壇封鎖中:臺灣文學禁書展」,配合實境解謎遊戲,讓更多年齡層的民眾可以身歷其境,藉由感受戒嚴時期的風聲鶴唳,體認到如今的言論自由是何等的得來不易。
《文壇封鎖中》實境解謎遊戲,可以藉由文學館提供的紙本DM或下載蹦世界APP來進行,我個人是選擇蹦世界來進行遊戲,和紙本DM比較起來,會有比較身歷其境的感覺。而且這次文學館相當用心,雖然我已經玩過多款文學館所推出的實境解謎遊戲,但大都是藉由現場展區來進行謎題設計,這次的實境解謎,卻是特地設計道具,讓玩家來挑戰,可見文學館的用心程度。
《文壇封鎖中》實境解謎遊戲的故事背景,由我們收到一封來自文學異空間的求救信開始,根據信上描述許多文學作品即將面臨消失的威脅,希望我們能回到過去,蒐集文學碎片,搶救這些重要的文學作品。
我們穿越時空來到戒嚴時期的台灣,偽裝成審查人員,潛入辦公室,四周充斥著各種查禁標語,我們需要在有限的時間裡尋找文學碎片,桌上的4份卷宗夾內容是戒嚴時期政府為查禁書所頒布的法律,我們須破解卷宗夾上的線索,才能找到第一塊文學碎片。這是五道謎題中就困難的一關,只要能夠順利解出來,後面的謎題就猶如倒吃甘蔗,海闊天空任翱翔。
我們緊接著來到印刷廠,在這裡我們得知許多禁書被政府限制出版,居然不是因為內容的緣故,而是作者和書籍名稱所導致。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既然這樣我們就改個名字,規避可能會被列為禁書的敏感字句。我們假扮成印刷廠工人協助更改作家和書籍名稱,在替換書封作業中,觀察因作者名字而被列為禁書的書籍,因為第二塊文學碎片的線索就隱藏在其中。
神秘使者帶領我們來到一座文字獄,在這裡我們看見政府如何運用各種手段,限制民眾寫的自由、讀的自由與聽的自由,雖然沒有監獄禁錮我們的人身自由,但我們的思想與創作的自由卻都被侷限。在文字獄中有著三份控訴言論自由被箝制的自白書,部分的文字已經被政府給塗抹了,我們必須找出這些關鍵字,才能,得到第三塊文學碎片的位置。
根據線報,我們來到書店,桌上書籍依照紅、黃、黑三種顏色作為區分,依序擺放,我們的任務就是趁著搜查人員來到之前,找到當中的禁書,並對應一旁的符號表,就能得到第四塊文學碎片。在戒嚴時期,「紅色」代表宣揚共產主義的作品、「黃色」是指淫亂汙穢的作品,「黑色」是指破壞黨形象的作品,只要查到,一律禁止出版,情節嚴重的話,還可能會有牢獄之災。
當我們得到第五塊文學碎片準備離開之際,發現書店牆上懸掛著一幅特別醒目的畫,站在畫作前仔細欣賞,發現當中居然隱藏著泰戈爾的詩句:「霧,像愛情一樣,在山峰的心上遊戲聲出種種美麗的變化」,最後的文學碎片線索就藏在這首詩中。這道謎題也是我唯一使用暴力破解法,來得到答案,因為怎麼細算都和正確答案不相符,後來詢問工作人員才得知這題其實有Bug,後期會將實際數量更改至與正確答案相符。
在故事的最後,我們來到時空之門前,將收集到的六個文學碎片上的數字,依序輸入,揭開文學的枷鎖,讓民眾能重獲言論的自由,讓作家們不用在擔心和恐懼的中進行創作。由於我們是使用蹦世界來進行遊戲,所以不存在輸入錯誤的問題,但如果是紙本DM,答案錯誤的關卡,就會在螢幕上顯示。
在遊戲的最後,會有三題問答,是我覺得相當不錯的部分,當我們穿越時空,身處在威權統治的時代中,如果你是學生,你會參加讀書會嗎?如果你是主編,你會願意替有爭議的作家出書嗎?如果你是書店老闆,會因為讀者的需求偷偷地販賣?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是當我看到統計表上的數字,想起返校的電影片段,內心深深的覺得我們很幸福,能生存在自由民主的時代中,期盼我們能時刻提醒自己,別再走回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