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4910 (1).jpg

看完整本《厭世女兒》,大半的內容都在描述患有躁鬱症的媽媽,是如何的傷害她,或許父母親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全然沒有想到對於孩童時期的厭世姬,這些話語是如一把利刃狠狠地扎進她的內心最深處,以致在成年之後,依然背負著傷痕持續往前,閱讀厭世姬在社群網站中,所發的圖文,厭世中帶有幽默,讓人絲毫感受不到,他的童年居然是生活在如此高壓的環境下。

 

每個人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幼年時期都被眾星拱月的呵護著。但厭世姬的幼年,動不動就被自己的母親說:「後悔生下我,說我毀了她的一生,恨不得我趕快去死。」,不然就是一直被貶低,寫作不夠好、畫圖不夠好、英文不夠好、長得不夠漂亮,就算考上台大,沒有拿到書卷獎也是不夠好,好像如何努力,都達不到母親的標準,要知道長期在這些話語長大的孩子,會對自己的存在價值產生懷疑,認為自己不配得到愛,相對來講也不曉得如何正確地去愛人。總認為要不斷地付出及給予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才有資格得到愛,卻不曉得愛並不是等價交換下的產物。我的童年並不像厭世姬這麼悲慘,但是也是在感受不到家庭溫暖及學校被霸凌的環境下逐漸成長起來,我生長在父親每天都沉浸在賭場和小吃部的家庭,母親為了還賭債,沒有精力去照顧好每位孩子。我從小內向,做事比較一板一眼,不如弟弟的機靈及舌燦蓮花,所以母親將希望都放在弟弟身上,期望他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所以他們只記得弟弟喜歡什麼,資源也是優先給予,當我開口講話時,得到的回應,就是一副愛聽不聽的,和在聽弟弟講話的反應,有著天翻地覆的差別,所以後來我習慣保持沉默,一個人獨來獨往。成年後家庭的環境有所改變,父親戒賭,一切似乎回歸正常的軌道,但童年的傷痕,仍在影響著我,曾有一段時間,也是認為愛情是需要等價交換,世間不存在無私的愛。現在接受主基督,雖然還是對於如何愛人處於一種茫然的階段,甚至認為自己能給予他人幸福嗎?我配得到愛情嗎?諸如此類的想法不斷地在腦海中盤旋著,如今我還在療癒著自己孤兒的靈,期待有朝一日能遇見愛,接受愛。

 

在書籍的後段,有幾段厭世姬的自白,讓我深感雖然父母逝世已過多年,但童年的傷痕,內心孤兒的靈,仍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她,讓我未來在照顧小孩方面,更加有所警惕。

1、當時的男友不僅會情緒勒索、言語暴力,還會拼命跟我借錢。回想起來,真不知道自己當時是怎麼活過來的。只記得有一天,夢到爸爸問我:「你過得快樂嗎?」我暴哭的醒來,告訴自己,夠了!已經夠了。隔天,和男友分手,接著搬家,辭掉編輯工作,轉職到一個全新的領域。是時候往前走。

2、如果那年媽媽沒有因病去世,如果爸爸沒有燒炭自殺,我現在會過著完全不一樣的生活吧。我可能不會成為一個圖文作家,我可能不會出書,甚至,我可能不會是一個出櫃的女同志。我無法回答究竟怎麼的生活才算好,我只能說以前我會覺得是爸爸媽媽拋棄我,現在的我卻每當對生活感到滿足時,心中隱隱約約有股罪惡感,就像是我拋棄了爸爸媽媽。

3、國中讀女校的我,也曾經喜歡上同學,但校園中受到矚目的情侶,淨是長得好看的人,青春期總被媽媽嫌長得醜的我,覺得自己沒有喜歡別人的權利。

我對我的情人說,如果連那麼疼愛我的爸爸都可以拋棄我,離我而去,我真的不知道還可以相信誰。我小心翼翼地把這段感情捧在手心,生怕自己做錯什麼,也會失去一切,但是她說,你可以在任性一點,沒關係的。你不用事事追求完美,因為你已經很好很好了。

我覺得厭世姬很幸運地遇到一個深愛她的人,讓她體會到「愛」的真實面貌,讓我想到在網上曾看見的一篇見證,後面有一段話是這麼寫的:「雖然我有這麼多的軟弱與過犯,我謝謝祢愛我從不放棄我,謝謝祢醫治纏裹我的傷痕!謝謝祢賜給我新生命,是那更豐盛的生命!」

 

《厭世女兒》以最後一封信18歲媽媽的書信作為結尾,18歲和成年後的厭世姬,閱讀同樣的書信,但從書信中所得到的感觸卻截然不同,18歲只感受到憤怒,如今已經能體會媽媽當時的無奈。現在的厭世姬仍無法原諒媽媽。一來到過去的事,依然會氣得發抖。現在的她會對媽媽說:「我接受你,就算依舊憤怒,就算不能原諒,但是我都接受。我接受媽媽不是那麼完美的媽媽,也接受自己不是那麼完美的女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vinshaqully 的頭像
    kevinshaqully

    慵懶貓

    kevinshaqu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