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3772.JPG

「毛氈宴」吳德原個展,於110/02/27~110/04/11於台南美學館展出作品逾25件,希望特過這次展覽讓更多人能認識羊毛氈這項手作技藝。

這次「毛氈宴」以「辦桌」為毛氈創作主題,期望透過結合生活、回憶與節慶的方式引發大眾產生共鳴,一起進入毛氈藝術的視覺宴席。

IMG_3763.JPG

概略介紹藝術家吳德原老師的生平經歷及接觸羊毛針氈的初心。

現今毛氈大型作品大多以濕氈方式呈現,但吳德原老師所展示的作品卻有別於主流,是以熟練的針氈方式完成。

另一邊則是展示羊毛針氈所需用的道具及介紹四種常用手法【分、捲、戳、塑】各自的功用。

IMG_3765.JPG

IMG_3766.JPG

IMG_3768.JPG

在簽名簿角落邊展示吳德原老師在2012年第一個羊毛氈作品,粉紅小熊。

旁邊的招財貓粗壯的手臂,令人印象深刻。觀其作品名稱「劫財.招財貓」讓人不禁為吳德原老師的幽默,完爾一笑。

IMG_3747.JPG

IMG_3748.JPG

IMG_3746.JPG

IMG_3762.JPG

以上是這次「毛氈宴」展出貓系列的相關作品。有騎著白馬的拿破崙,三幅世界名畫,嫦娥喵與南瓜喵。

貓系列作品裡面,我最喜歡的作品是三幅世界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蒙娜麗莎」及「吶喊」。

吳德原老師再將每幅名畫的主角換成貓咪,增加趣味性的同時,對於名畫人物神情的詮釋,還保留著原作的幾分。

IMG_3749.JPG

IMG_3750.JPG

【精靈系列】綠油精和番茄醬紛紛化身成逗趣可愛的小精靈呈現在大家眼前。

而下圖原本我以為是裝扮成飛行員的小精靈乘著龍在天空翱翔,沒想到這位小精靈居然是中國古建築的燕尾化身而成的,讓我跌破眼鏡。

IMG_3743.JPG

IMG_3745.JPG

IMG_3761.JPG

IMG_3751.JPG

IMG_3753.JPG

吳德原老師對於動物、昆蟲的呈現相當細膩。讓人很難想像這些作品居然是由柔軟的羊毛所製作而成。

輕若無物的羊毛,在吳德源老師的巧手下,利用戳針將羊毛扎至氈化固定,慢慢塑造出這些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作品。

烏賊及綠蠵龜的凝真及細膩度,讓初次接觸羊毛氈的我驚嘆不己。美西螈的可愛模樣,很難讓人不一眼愛上他。

IMG_3752.JPG

三種不同類型的鯨魚圍繞成一個圓,有如銜尾蛇一般。

初看到這件猶如代表著大自然生生不息含意的作品,腦海中浮現人類、動物、植物、藍天、河川、陽光、微風自然和諧地共存在一起的畫面。

隨著科技的發展,大自然被無情的破壞,許多生物失去家園,進而滅種。

地球的空氣變差了,甚至臭氧層破洞,北極冰山的溶化,大自然的反撲,也讓造成這一切根源的人類身受其害。

環保團體不斷地呼籲、許多國家的領導人也開始重視此議題,期待能給下一代充滿綠意且平和的社會。

IMG_3742.JPG

因應這次新冠狀肺炎肆虐全球所創作的作品。多年之後,大家是否還會記得,疫情肆虐的這段時間,大家的無助及盼望疫苗誕生的心情。

在如此絕望的時刻,各國領導者不斷地制定各樣的措施來防堵疫情擴散,身處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不畏危險地堅守崗位,國家口罩隊24小時加班就為了生產出足夠的口罩保護民眾的安全,身處台灣的我們才能有如此相對安全的環境。

對比現今國外的傷亡人數不斷攀升,社會環境風聲鶴唳,我們在台灣還可以保有正常的生活環境,實屬不易。

IMG_3734.JPG

IMG_3735.JPG

IMG_3736.JPG

IMG_3738.JPG

IMG_3739.JPG

IMG_3740.JPG

IMG_3741.JPG

IMG_3754.JPG

IMG_3755.JPG

IMG_3756.JPG

IMG_3757.JPG

IMG_3759.JPG

IMG_3769.JPG

IMG_3770.JPG

IMG_3771.JPG

【辦桌系列】是這次毛氈宴的主軸,雖然是我們平常所熟悉的辦桌菜色,但在吳德原老師的創意料理下,形成一道道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美味佳餚。

菜色名稱就不逐一介紹了,相當各位只要看到照片就可以一目了然。

不過部分菜品,我在觀展的時候,不看一旁的名稱介紹,我真的完全認不出來,例如烏骨雞湯、甜湯.雪兔包、打包袋等。

這次【毛氈宴】是我第一次接觸羊毛氈作品,每件作品都讓我覺得相當有趣且驚奇,有別於一般我們在美術館常見的展覽作品。

期待台南能多點諸如此類的展覽,讓我們的視野能更加的寬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vinshaqully 的頭像
    kevinshaqully

    慵懶貓

    kevinshaqu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