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台南在地漢文化的重要推手「墨書皇章」與「夢玥樓」,今年攜手在水交社文化園區舉辦第一屆「多元服飾文化節」。以多元服飾作為媒介,展現出台灣對於彼此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性。誠如台灣漢文化總會理事長莫順吉所言:「不管我們彼此有著什麼樣的背景與血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我們都是台灣人。」
在這場以服飾為主題的活動中,我們看到來自東南亞泰國、印度、蒙古的傳統服飾,這些來自東南亞的新住民,可能透過移民或工作的關係,輾轉來到台灣。我知道有些台灣人民可能因著一些私人因素對於新住民有著負面印象,當然我們不可否認其中有些人的確是別有用心,但是依舊也些新住民是真心喜歡台灣,在台灣這片努力生活著,我們要學著去接納,而不是一竿子打翻一條船。
緊接著登場的是來自台灣原住民「阿美族」的傳統服飾,阿美族服飾衣服叫Riko或者是Fodoy,服飾色彩鮮艷,作工精細。其實當阿美族服飾登場的時候,我內心是蠻驚訝的,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在非展場或祭典的場合中看到原住民的傳統服飾。
來自民國初期的軍裝和旗袍,旗袍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是當時名媛聚會社交的標準配備服裝,在上流社會非常流行,也間接展示了男女平權的理念。隨著時代的進步,旗袍非但沒有被淘汰,而是逐漸被世界所認同,在國際場合中不時也可以看到旗袍的身影。
「墨書皇章」與「夢玥樓」皆是台南推廣漢文化的重要推手,中國歷代的漢服展示,想必是不可或缺的。除了我們在電視劇常看到的唐朝、明朝、清朝的漢服展示,戰國袍服飾是當中最讓我驚豔的,藍色傳統服飾搭配著華麗的金色花紋,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多元服飾文化節」讓我們看到來自各個國家的傳統服飾,現場還有許多精彩的表演﹕非物質文化遺產滾燈秀 「滾燈逐月」、水月舞坊「爵士古典肚皮舞」、采棠藝集「古箏舞蹈表演」、地下偶像團體「動漫歌曲演奏」,主辦單位如此用心,只為讓台南民眾有個美好的文化體驗,開創台南獨一無二的服飾祭典,展現台灣多元文化的價值。
這次「多元服飾文化節」和「小人類市集」合作,讓現場民眾也能體驗中華傳統服飾之美,從服飾、配件和妝容都有專人幫忙處理。在逛市集時,不時看到穿著古代服制的人們從旁邊經過,就像古代的人們穿越時光隧道來到現代參觀,給人一種新奇有趣的體驗感。
活動名稱:2024年多元服飾文化節。
活動日期:12月7日(六)至12月8日(日)。
活動時間:12:00 - 18:00。
活動地點:水交社文化園區(臺南市南區興中街1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