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美術設計協會偕同芬蘭拉赫第國際海報三年展、墨西哥國際海報雙年展、中部(名古屋)創作者協會、韓國現代設計協會和臺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在台南文創plus台南創意中心舉辦為期一個月的《2023臺南國際海報邀請展》,說實話我沒想到純粹只展出海報的展覽,居然會有如此多重量級的國際團隊來共襄盛舉,而且讓我更驚訝的是,海報設計居然也有國際比賽,簡直是讓我打開全新的視野。這次現場總共展出142幅創作作品,每幅海報都充滿著創作者的巧思,讓人驚嘆連連。
現場展出的海報讓人眼花撩亂,其中幾幅更是讓我印象深刻。芬蘭拉赫第海報三年展主席 Mr. Pekka Loiiri為祝賀台南400年周歲,設計的海報為一顆蛋糕上的櫻桃,這要使用西方諺語『The cherry on top of the cake』來解讀才能知道意涵,蛋糕上的櫻桃意指送賀禮的「錦上添花之物」。
來自日本小川明生設計的『Hello哈囉』,這幅海報乍看之下,覺得平平無奇,但是細看後,讓我驚奇地發現Hello在海報上居然成為一張人臉,O字母裡面擺放著台南赤崁樓合照的照片,並且發出「祝賀台南400年周歲」的文字塊。
南北韓歷史性的一刻,南韓總統文在寅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板門店軍事分界握手言和,還互相踏上了兩韓的土地,震驚全世界。雖然和平景況沒維持多久,就再次陷入僵局,至少有往前踏進一小步了。
猶如萬丈深淵的Z符號,俄羅斯軍隊用Z代碼標記在烏克蘭的裝備,博凱伶將Z符號設計成給人一種墳墓的感覺,象徵著在戰爭中死去的人們。最下方的The End,是二國民眾就深刻的呼喚,希望能早日結束戰爭,讓大家回歸和平的生活。
有些國外海報的設計,如果不知道背景環境的話,真的很難看出設計師要表達的內容。就如眼前海報上猶如帶著白色面具的巨熊,雖然讓人感覺怵目驚心,但是對於我們這種外國人,完全不知道海報要呈現的內容是什麼。白色符號原來是HS,芬蘭最大的報紙商,專門調查和揭露不法分子的行為。
伍德斯托克音樂藝術節歷年海報,伍德斯托克音樂藝術節在1969年8月揭起了一股席捲紐約伯特利的浪潮,在世界各地的音樂節,有些甚至規模更大,更有活力,但它卻是美國人的集體記憶,對其超越性的回應是其時代、其鬥爭、繁忙的政治環境的一種熔爐,對其背景關注的最明顯的反文化回應。
台南市美術設計協會國際名家暨會員郵票創作展,以祝賀台南400歲為主題,創作的郵票展。在這裡可以看到很多充滿台南元素的郵票設計,有民俗文化八家將、台南知名景點藍晒圖文化園區、安平古堡、鹿耳門、赤崁樓、林百貨、漁光島…..等。也有大搞KUSO,將椪餅設計成地球儀、將台南知名景點設計成撲克牌,意謂一手好牌,都是讓人眼睛一亮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