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看到徐永旭展出的作品時,原本以為是一件鐵雕作品,在觀看藝術家簡介時,才驚覺原來眼前有如畫作般的作品是由一片一片的陶土所組成,當你細看其作品的時候,還會發現上面有藝術家留下密密麻麻的指紋痕跡。
李光裕以「鏤空」等標誌性技法,打開原本雕塑的封閉結構。當你360度慢慢環繞著欣賞《春神》這件作品時,會發現每一個角度都是不同的風景,李光裕標誌性的「鏤空」技法一覽無遺地呈現在眼前。當我從正面觀看,很像單眼戴著面罩的人臉,轉個角度又很像動漫的小小兵揹著氧氣瓶,相當有趣。
侯金水的雕塑作品,是我整個展場作品裡,駐足最久的。從每個難民的神情中,彷彿都能感受到他們的內心世界的痛苦糾纏與親情流露。在觀看藝術家簡介時,才得知當初侯金水為了創作這一系列作品時,特地到澎湖越南難民中心住了二個月,每天和難民生活在一起,才得以雕塑創作寫下時代的悲歌。
老人家望著手中所剩無幾的米粒,神情中只有滿滿的心酸與苦楚,小男孩眼中渴望的神情,讓我感受到自己是何等的幸福。
一位母親正雙漆跪地祈求著上天的恩典,和腳邊安詳沉睡的小女孩形成鮮明的對比。
越南難民們為了生活被迫步行離開熟悉的家鄉,對未來的不知所措在他們的神情中一表無遺。
之前來到展間,還沒有鋪上綠色草皮,近距離觀看侯金水的雕塑作品,特別有張力,每個人物的神情微妙微肖,讓我內心震撼許久。
楊偉林展出的《藍縷的修辭學》中使用了製作藍靛過程中過濾石灰水所用的濾布,以針代筆,從文字到紋路,在藍縷上展開編織書寫的旅程。
其中一件漂浮在空中的藍縷作品,在一群年輕人手中成為了魔術的表演場地,讓我看到不同欣賞藝術作品的角度。
台南美術館《新進典藏展》,展示了台南美術館最新收藏的立體作品,展示了李光裕、侯金水、徐永旭及楊偉林等四位藝術家的作品,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侯金水的雕塑作品,人物唯妙唯肖的神情,讓我驚嘆不已,去年觀展後就想要整理成一篇文章,但因為工作忙碌,直到最近閉展前再次前往,才有了這篇文章的誕生。
【新進典藏展】:
展期:2020.12.10(四)-2021.06.20(六)
地點:臺南市美術館2館3樓展覽室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