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具歷史感的跨時空市集「熱蘭遮市集」於中秋連假三天在安平古堡熱鬧登場,今年以17至19世紀的台灣為時空背景,,重現熱蘭遮市鎮的繁榮貿易風貌。
當我們走進入口那道竹木拱門時,彷彿推開了一扇時光之門,眼前的景象瞬間從現代切換至數百年前的熱蘭遮城。穿著現代服飾的遊客拿著手機拍照打卡,或是圍在知府大人周圍寒暄問候。市集中身著古裝的商人,吆喝聲此起彼落,不時有身著旗袍的女子穿梭其間,那一刻,我幾乎分不清自己究竟身在過去,還是現代。


我們第一站來到「時空匯兌所」換取古幣,每個「古幣小錦囊」內含一個以原住民貝貨為原型設計的「螺錢」(面值100元)、二個「荷蘭馬劍銀幣」(面值50元)、三個「雍正通寶」(面值10元)。這些古幣可以用在市集消費,也具收藏紀念價值。我特地買下一枚真正的螺錢,並保留了一枚「雍正通寶」作為紀念。據說這枚通寶是為紀念府城建城300年特別推出的,發行年份正對應著雍正三年(1725年)安平城牆的興工時間,別具歷史意義。







在「時空匯兌所」旁的「服務台」,我們領取了集章卡,開始展開集章任務。只要在安平古堡與市集中找到六位關主並完成互動,就能兌換限定小禮物一份。今年的贈品是「臺南官銀票」仿製品,它是1895年臺灣民主國為了籌措資金,短暫在臺南發行的貨幣票券,屬於當時少數印有「臺南」字樣的有價票券,相當具有歷史意義。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最近全身都好多地方痛痛的熱蘭遮堡精靈 「熱蘭遮寶」。她用幽默的方式講述為什麼要進行安平古堡城牆加固,並邀請大家共同為「城牆集氣」。最感動的是,原本以為只要出示祝福小卡給「熱蘭遮寶」看就可以了,但沒想到,她卻逐一將每位民眾寫下的祝福都朗讀出來,情緒價值直接給好給滿。

市集中最吸睛的角色,非「台灣知府蔣元樞」莫屬。雖然一直被路人打趣說像「殭屍」,但他臨場反應極佳,無論民眾怎麼提問,他都能用幽默風趣的語氣回應。當有人說要「拍照」時,他都會裝作聽不懂,但若說「畫師要作畫」他立刻會心一笑地擺好姿勢。這種角色融入度,讓他成為這次活動的靈魂人物。







每天午後兩點的「走街活動」,由知府大人親自領隊,帶領民眾從安平古堡出發,沿著安平街區繞行一圈,途中會經過東興洋行、盧經堂古厝與開台天后宮,每到一處都會講述這些古蹟的歷史典故。
我最有印象的是在走街過程中,台灣知府提到的「客頭惡行」故事。在清朝時期,偷渡來台的移民要冒著海上風浪與官府查緝的風險,沒想到居然還有黑心的偷渡業者不顧道義,沒在安全的沙洲將他們放下去,當他們滿懷希望往內陸步行,走到半途,才發現這些沙洲居然沒有連接到陸地,他們只能冒險涉海而過,在遇到漲潮時,不少人因此被海浪捲走,最後死在他們夢想抵達的那座島嶼門前。


今年全新登場的「王城地主」體驗活動,是最熱門的亮點之一。只要預約購買仿古「租地契約」,就能在安平古堡內租下一塊限量土地45分鐘,在這段時間,你可以野餐、拍照或休憩,享受片刻屬於自己的「地主時光」。
我們在集章活動有學到古代契約分為「白契」與「紅契」。我們透過預約購買的租地契約其實就是白契,需要透過知府大人的官印蓋章後,才能成為紅契並具有法律效力。知府大人在蓋章前,還會與遊客即興互動,逗得現場民眾是笑聲不斷。

每日午後三點的音樂演出也相當精彩,表演主題分別由四大族群代表登場:西拉雅 Onini 竹音樂團、荷蘭歌曲演唱孫和平、日本三味線演奏家大洞敦史,以及台灣唸歌與民謠表演者周定邦。這些演出正象徵著17至19世紀熱蘭遮城中多元文化的共存與交流。
「熱蘭遮市集」讓歷史不再只是靜止的展覽,而是能親手觸摸、親身體驗的文化現場。從兌換古幣、集章任務、走街導覽到地主體驗,每一個環節都讓人重新認識安平這片土地,安平古堡在此刻不再只是一座歷史遺址,而是一個仍在呼吸、會說故事的城市。
活動名稱:2025年熱蘭遮市集。
活動日期:2025年10月4日(六)至10月6日(一)。
活動時間:10:00~17:00。
活動地點:安平古堡文化園區(台南市安平區國勝路82號)。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