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宇宙迷宮:喜馬拉雅當代藝術》邀請了四位來自喜馬拉雅地區的重要藝術家,採取雙線策展的方式,由尼泊爾藝術家才仁.夏爾帕個展「識界」與不丹藝術家聯展「療癒」組成。也是亞洲首次由公立美術館舉辦的大型喜馬拉雅當代藝術聯展。在喜馬拉雅地區,嚴謹的唐卡繪製技法與佛教宇宙觀長期主導藝術創作,在面對全球化及當代社會的挑戰,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當代視覺語彙,探索著傳統與當代、地域與身分、靈性與藝術間承續與再詮釋的可能性。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才仁.夏爾帕被視為尼泊爾最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家之一,13歲就接受正規唐卡繪畫訓練。在他的創作中,創作靈感雖然來自唐卡繪畫的啟發,但他卻不斷嘗試模糊神聖與世俗、過去與現在、傳統與現代的界線。才仁.夏爾帕透過將唐卡圖像解構、轉化、重組,色彩與線條承載著符號性與能量感,希望觀者能擺脫傳統視角,以更具動態與想像力的方式,捕抓畫布上四處流竄的圖像符號,進而感受唐卡圖像所蘊含的動能與哲思。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火魂、水魂、地魂、風魂》在藏傳佛教中火、水、風、地四大元素是宇宙組成的根本,才仁.夏爾帕將四大元素轉譯成線條、顏色與姿態,不只是自然元素的視覺轉譯,更是精神能量的象徵載體。當初我在這四幅畫像前駐足許久,依舊看不出四幅畫像之間的差別,後來經過解說才明白他們彼此之間的差異性。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抽象情緒》系列是才仁.夏爾帕近年創作中的重要篇章之一,這個系列不再描繪具象的神祇或儀式場景,而是以色彩、線條與形態來表達情緒的能量流動。他從唐卡中取出手印、火焰、蓮花、光環等元素,打散後重新編排,使其不再是宗教符號,而是情緒的載體。每一抹色彩,都是情緒的顯現,每一筆流線,都是能量的呼吸,每一幅畫,都是「從混亂走向平靜」的路徑。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鎏金銅雕是尼泊爾古典藝術的重要象徵,這不僅是高難度的傳統技藝,更因水銀揮發的毒性而極具危險性。才仁.夏爾帕與傳統工藝匠師合作,將唐卡中的手印、法器、神祇面相等元素轉化為雕塑語言,使神聖圖像不再只是平面膜拜對象,而是可對話的當代造型,並透過展覽讓這的古老技藝得以進入當代語境。。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祈願樹》是佛教與印度神話中的「聖樹」,才仁.夏爾帕將此意象結合塔的造型,以鎏金銅雕方式呈現。這件作品起初源於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乘載著藝術家對家鄉的祈福之意,回應災後重建的集體情感。這讓我想起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情,在危難動盪之時,我們看到台灣人的團結及向心力,許多人紛紛投入救災的行列之中,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就盼望著災民能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祈願樹》也是才仁.夏爾帕將宗教宗教儀式轉化為公共藝術的作品,民眾可以將心願寫在紙卡上,並投入信箱,在展覽結束後,策展單位會將這些紙卡寄到尼泊爾,由才仁.夏爾帕在寺廟中焚燒,以祈願眾人心願成就。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不丹藝術家訶莎・卡瑪、金寶・旺楚與金柏麗在「療癒」聯展中,皆嘗試著將唐卡繪畫的精神融入現代藝術,建立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橋樑。不過他們的作品就沒有像才仁.夏爾帕那麼抽象,至少我在觀看作品時,都還可以看到唐卡繪畫的影子。這幅《三十五佛懺:離苦之道》是訶莎・卡瑪的作品,此作分為 35 幅小幅畫作,以不同佛像形式呈現懺悔與離苦的路徑,他是不丹首位赴英修習當代藝術的藝術家,學成歸國後,致力於推動當代藝術的發展,因此被譽為「不丹當代藝術之父」。創作多以當代繪畫重新詮釋佛陀形象,探究當代藝術與佛教藝術結合的可能。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金寶・旺楚是訶莎・卡瑪的學生,在2023年獲得不丹官方授予的「唐卡大師」,是該國史上最年輕獲此殊榮者,同時具備唐卡畫師與當代藝術家的雙重身份。第一幅創作《生命之鑰》是金寶・旺楚的唐卡作品,而其餘三幅皆是融入現代藝術後的創作,分別是《心靈》、《鏡像1》、《漣漪》民眾可以相互對照,二者之間的差異性。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金柏麗出生與不丹皇室,也是首位在不丹舉辦個展的女性藝術家,她自己曾說過:「我創作的目的,不是要畫出不丹的樣子,而是畫出我心中那個『在不丹長大、卻活在世界』的自己。」因此,她的符號,往往不是宗教的,而是情感的、心理的、記憶的。她的創作幾乎不使用工業顏料,而是採用不丹傳統土漆和傳統手工畫布作為主要材料,只為喚起童年記憶與文化印痕,這種創作方式也讓她在不丹當代藝術中獨樹一格。

尼泊爾與不丹的當代藝術家從古老的唐卡與佛教符號出發,將其融入

《迷宮之輪》是金柏麗在這次聯展所帶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靈感來自佛教的「生命之輪」,但不再是描繪輪迴的苦難,而是轉化為一種內在的寧靜。老虎象徵自我,由尾巴所形成的迷宮,則象徵我們的思緒,畫面中的線條蜿蜒流動,像河流、又像神經脈絡,它們代表思緒的流動、情感的繞行,同時也是「尋找方向」的痕跡,這種路徑並不導向出口,而是讓人不斷「回到中心」。這是一種「視覺冥想」,讓民眾在觀看的過程中,也在進入自己內心的迷宮,並在其中尋得平靜與接納。。

在《宇宙迷宮:喜馬拉雅當代藝術》,我最喜歡的藝術家是金柏麗,雖然才仁.夏爾帕的成就和名氣是四位藝術家最高的,創作也是最精采的。但是我還是喜歡金柏麗創作中所蘊含的那種文化的拉扯、記憶的柔軟、情感的迷宮,真的很動人。她的畫像是夢境裡的地圖,不是指引方向,而是讓你在其中迷路、尋找、然後療癒。就如她曾說過的那樣︰「觀看我的作品時,你會不自覺地放慢呼吸、放輕思考,感覺自己像在宇宙與土地之間,被某種溫柔的旋律包圍。」

 

展覽名稱:宇宙迷宮:喜馬拉雅當代藝術。

展覽日期:2025年9月9日(六)至2025年1月4日(日)

展覽時間:10:00~18:00 (周二至周日);10:00~21:00 (周六)

展覽地點:台南市美術館2館(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 1 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vinshaqully 的頭像
kevinshaqully

慵懶貓

kevinshaqu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