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前,荷蘭登入安平,台灣開始以台南為門戶走進世界經濟貿易體系,見證了經濟與文明的興起。如今我們身處在極端氣候威脅和快速變動的新世界,我們如何利用高度創新力掌握主動的未來,就是此次展覽主題「新力」所要呈現給各位民眾的議題。展區運用五座巨型裝置結構,呈現台南的「新民生」、「新農業」、「新生技」與「新能源」這4大前瞻產業,帶領我們探索立足台南,連結世界的創新動能。
紡織業曾為台灣創造出經濟奇蹟,在面對WTO全面取消紡織配額和全球低價競爭下,台灣紡織業被迫轉型,現今,利用更加智慧的生產過程和永續環保材質,再次打入國際市場,如今台灣紡織業已佔全球機能性紡織品產量的70%,可謂是王者歸來。
燙金薄膜全球領導品牌「岱稜科技」,其燙金箔產品廣泛運用於精緻印刷,應用遍及食、衣、住、行、育、樂,身居全球領先真空蒸鍍與精密塗布企業之列。透過推動永續ESG,協同供應商與通路夥伴,為客戶提供環保且美觀的產品。
當我們聽到農業,相信大家腦海中都會浮現出農民辛苦在田地工作的畫面,實在很難把它和高科技連結在一起。如今農民在面對極端氣候和缺工的危機,「新農業」以智慧科技為基礎,協助全球農民適應嚴峻的環境,創造高價值的農產品,對抗農村高齡化及全球糧食短缺的危機。
「新農業」的企業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最具國際領導性的非營利蔬菜研發機構「亞蔬」。它是全球公部門最大蔬菜種原庫,聚集約350位來自全世界30國的研究學者與工作人員,透過培育高營養價值蔬菜,解決貧窮與營養不良問題,成立至今已透過提供種子和技術援助超過150的國家與地區。
亞蔬原種庫中編號第一號的種子,來自泰國的綠豆。種原庫保存種子的主要目標是為將種子永續保存利用,並隨時應對及時之種子需求,單綠豆品系就保留超過10000個,猶如電影版的諾亞方舟攜帶著大量種子,若是末日來臨,給剩餘的人們留下一絲希望。
「你吃的是科學中藥、科學新中藥還是植物新藥?」。當我聽到這個問題,腦海中浮現OS「這幾種有什麼差別嗎?不都是由植物所煉製而成的藥品」。當我細讀這幾種的差別時,才恍然大悟。
台灣在「新生技」領域,以「植物新藥」研發為重心。如生達化學製藥結合了台灣有機農產品開發出一系列的益生菌和保健營養食品,透過契作模式,與在地農友進行深度合作,間接帶動在地產業鏈發展,更確保技術根留台灣。
「新能源」領域方面,展區中最具代表性莫過於台電公司、台積電、奇美實業,雖然台電公司每次在檢討跳電事件,都將原因歸咎給松鼠,被網友戲稱每次電力一出狀況,都找小動物來背鍋。但是台電公司的智慧電網可是亞洲第一,透過智慧電網,電力可以更加穩定且有效率地調配到全台,並且積極發展綠電,讓新能源朝永續發展邁進。
台積電以先進的晶片製程技術聞名國際,但鮮少有人知道,台積電也是全球首座智慧水循環半導體製程工廠,成功將將工業廢水回用至半導體先進製程。也是全球第一家加入全球再生能源協議組織半導體企業,積極增加再生能源使用率,預計目標2040年達到100%。
奇美實業透過創新生質塑料取代石化進料的生質ABS,並採用最新固碳技術將煙道排氣中的二氧化碳移除並回收到製程之中,逐漸朝向負碳生產流程邁進。在能源使用方面更有著高達80%電力自給率和36%減碳效應,積極朝著零廢生產鏈大步邁進。
有些人會認為科技發展與污染息息相關,但是透過這個展覽,我們看到台南在地企業在面對氣候變遷議題時,所付出的努力與改變。原本長期被貼上高汙染、高耗能的石化與半導體產業,也朝著零廢生產鏈緩緩前進,相信我們終能在科技發展與自然環保間找出一條平衡的道路。
展覽名稱:2024年台南設計展【新力】。
展覽日期:10月26日(六)至11月10日(日)
展覽時間:週日至週五10時~20時、週六10時~21時
展覽地點:台南市美術館2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