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3683.jpg

「大魚的祝福」自從在安平港濱歷史公園登場後,一躍成為網美熱愛的拍攝景點。

當初楊士毅先生製作「大魚的祝福」希望能傳達給在台灣的人們,一個愛與包容的理念。

台灣就如隱藏的鯨魚,承載了從各地而來的人們,在面對文化與想法的差異時,能以良性的溝通,代替爭吵與謾罵。

台灣在疫情期間,曾經一度升級為三級警戒,「大魚的祝福」也一度封閉,至今靠著政府與全民的努力,我們才有難得的正常的生活。

IMG_3711.jpg

IMG_3717.jpg

IMG_3718.jpg

「大魚的祝福」於2019年在IESA國際性照明設計師同台競技的藝術殿堂,榮獲「2020 IESA 美國國際照明設計大獎」。

「大魚的祝福」是長23公尺、寬10公尺、高8公尺的大型藝術作品,當中居然沒有使用到一根柱子及鉚丁,而是由3714支不銹鋼管焊接構成鯨魚的上半部,如此細膩的工藝技術,更是讓人嘆為觀止。

如果沒有事前做過功課,我應該也如大部分的遊客一般,參觀過後,留下幾張紀念照就離開了。

不會了解到創作者所要傳達的理念,也不會特地去觀察「大魚的祝福」的細膩工藝及照明設計。

IMG_3684.jpg

IMG_3686.jpg

IMG_3689.jpg

楊士毅先生提供旅客們參觀「大魚的祝福」的三個角度與意象。

第一個意象就是由鯨魚的底部仰望由448片的彩色釉燒玻璃組成的台灣島,象徵對這塊土地致意與尊重。

當由下方仰望時,在陽光的襯托下,不同造型與顏色的玻璃,散發著各自耀眼的光芒。

很像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生存的人們,不管來自何方,都會被溫暖的接納與包容。

色彩繽紛的彩色玻璃,搭配鯨魚底部的白色線條,散發著優雅與美麗的氣息,讓人捨不得離開。

IMG_3693.jpg

IMG_3694.jpg

踏上前往二樓的階梯,抬頭望去,我的視野穿過藍色的不繡鋼管,看向遠方的藍天。

不由得想起「國際橋牌社第二季」的預告片,想起二岸戰爭時期,守在金門馬祖第一線的軍人們,想起近年在香港的學運運動,原來自由的空氣是如此得來不易。

在階梯上使用廣角鏡拍攝,可以拍攝出通往藍天的階梯效果,也是許多網美熱愛的取景角度。

IMG_3703.jpg

IMG_3697.jpg

楊士毅先生建議的第二個意象,是低頭俯視由彩色釉燒玻璃組成的台灣島,象徵著感謝。

對承載著我們的台灣感恩,對身邊辛苦付出的人們感恩,對我們所愛的人感恩,因為感恩所以珍惜。

台灣島旁邊的椅子可供遊客休息,就如我們在國外打拼,台灣永遠是我們的家鄉,是我們的避風港。

透過鯨魚嘴巴,白天看著漁船來往,黃昏的時候坐在椅上透過鯨魚的嘴巴看著夕陽西落,晚上吹著海風,感受著陣陣涼爽,不同的時段到訪,總有一片專屬的風景為你存留。

IMG_3722.jpg

 

楊士毅先生的第三個意象,就是抬頭看向周遭的人們,我們生存在同一片土地上,更要彼此善待,互相扶持,攜手面對未來的每個難關。

聽說「大魚的祝福」當二樓人多的時候,會有些許的搖晃,是設計者為了讓旅人體驗乘坐在大魚上,隨著大海搖擺的感覺。

我每次去的時候,幾乎都是平常日,人潮都不會特別多,一直沒機會體驗這種感覺。

「大魚的祝福」每日晚上18點到22點都會亮燈,晚上景緻比起白天更加的美麗,有許多人都會特地等到晚上再來參觀。

「大魚的祝福」在夜色及燈光的襯托下,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參觀的旅客及附近散步的居民,在鯨魚的周遭,交織成更加美麗動人的畫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vinshaqully 的頭像
    kevinshaqully

    慵懶貓

    kevinshaqu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